首页 | 投资 | 产业 | 创投 | 保险 | 公司 | 企业 | 商业 | 消费 | 行情 | 经营 | 商品 | 基金 |
节能提效对缓解能源、环境压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

发稿时间:2023-04-25 16:04:49 来源: 中国经济新闻网—中国经济时报

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吕红星


(资料图片)

“把节能提效放在能源战略之首,将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要素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近日在2023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上指出,务实推进节能提效工作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必然要求,也是我国抢占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战略制高点必须重视的工作。

“双碳”目标下,推进节能提效至关重要

中国节能协会城市节能专委会成员、联络部主任曾衡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双碳”目标需要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持续下功夫,并非一蹴而就,需要久久为功,同时许多“双碳”相关技术的发展是渐进的,“现象级”突飞猛进的技术大变革与迭代需要时间积累。

记者了解到,2022年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发布的《“十四五”现代能源体系规划》再次重申了能耗“双控”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“双控”转变的理念。在技术没有大发展创新的当下,节能是保障国家能源供需安全、环境安全的要素。

“在促进技术大变革与迭代的同时,在主要能耗产业通过系统智能化化改造、观念、行为的调整以及社会领域聚沙成塔式的节能‘微创新’对缓解能源、环境压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。”曾衡表示。

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,煤炭资源丰富,但石油、天然气等能源矿产自主供应能力不足,未来较长时间内能源矿产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仍居主导地位。而“双碳”目标则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,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。

当前,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取得显著成效,水电、风电、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,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全面建立,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。

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,2022年,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.52亿千瓦,其中生物质发电新增334万千瓦;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2.13亿千瓦,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.3%,较2021年提高2.5%,其中生物质发电0.41亿千瓦。

当前,我国可再生能源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,但还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。在曾衡看来,可再生能源面临着局部消纳困难的问题。社会面大范围企业和个人绿色消费及与碳汇、碳普惠联动政策机制仍有待逐步建立。

“另外,节能技术、产品创新乏力、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依然存在。创新是发展之源,虚标能效的伪劣产品建议应该加强监管、加速淘汰。同时,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可再生能源政策,在一些地方得不到很好地执行,部分企业新能源政策补贴被长期拖欠,面临生存、发展难题。”曾衡进一步表示。

节能提效须做好四项工作

当前,“双碳”战略持续推进,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更是将“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.5%”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约束性指标之一。

为深入贯彻节能提效方针,曾衡提出四点建议。

第一,重视工业节能。重视产业绿色低碳转型,逐步扩大推进绿色工厂、低碳产业园区建设,促进工业节能提效与减排。

第二,促进建筑节能。新建建筑要注意墙体、窗户保温性能,对既有建筑继续、逐步进行节能改造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南方冬季采暖近年也逐渐兴起,建筑保温重要性也日益凸显。另外加强用户端节能习惯引导,通过行为节能,发挥能动性也有利于节能。

第三,倡导绿色出行,发展低碳交通。交通出行领域节能降碳潜力大、影响范围广,是达成“双碳”目标的主战场之一。通过能源替代、数字出行、智慧共享等技术手段,降低交通领域的能耗与排放。

第四,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产业生态。打造一批能源互联网标杆企业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实施,促进国际交流与协作共赢。

责任编辑:admin

标签: